財務術語就是那種每個字都認識,連起來都不認識的那種。
作為員工的我們,只知道自己月薪多少就好了。而作為老板的你,是不是多懂一些,才不會輕易被人糊弄!
現金流量拆字解釋法:現金、流動(流入&流出)、數量及總量
現金流入:銷售商品、提供勞務、出售固定資產、收回投資、借入資金等“收入”
現金流出:購買商品、接受勞務、購建固定資產、現金投資、償還債務等“支出”
機會成本:某次抉擇專注于某一方面后,失去了在其他方面的獲利機會。 其實就是權衡與選擇,比如拿到第一桶金的你,在想是加盟一家火鍋店還是自營一家服裝店?加盟火鍋店,從原材料到宣傳營銷都由總公司提供統一規劃,雖然可以省時省事,但前期投入卻比較大。而自營服裝店,從選址到進貨再到促銷手段,均需親力親為,但是相對可以減少開支。而預期收益呢?要針對每一個選項去詳細計算。
機會成本告訴我們,做任何決定都暗含著潛在的損失,趨利避害促使我們放棄高成本,選擇高價值,這就是正確的抉擇。
資金周轉率即資金周轉的速度。
周轉:資金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不斷的循環過程。 企業占用盡可能少的資金↓取得盡可能多的銷售收入↓周轉率高↓運營狀況好 以你家樓下的兩家小超市為例,若進同一批貨,假設A家一周可以賣完,B家兩周才賣完,由于賣完這批貨賺到的收益固定,那么A的資金周轉率更高,收益也更多。
資金時間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,資金在生產和流通中可以產生價值,包括利息、利潤等。
反過來說,也可以解釋成“資金使用的成本”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余額寶,把錢放在支付寶,錢就在那里,不增不減(除非你花掉?。?;把錢放在余額寶,就相當于購買了天弘余額寶貨幣市場基金,可獲得收益。 在流通中,昨天的1塊錢>今天的1塊錢>明天的1塊錢,因為你可以讓“錢生錢”。